苏轼·宋
船上看山如走马,
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
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
苏轼·宋
日落红雾生,
系舟宿牛口。
居民偶相聚,
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
见客喜且售。
煮蔬为夜餐,
安识肉与酒。
朔风吹茅屋,
破壁见星斗。
儿女自咿aa43,
亦足乐且久。
人生本无事,
苦为世味诱。
富贵耀吾前,
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
甘与麋鹿友。
置身落蛮荒,
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
汲汲强奔走。
苏轼·宋
?
此诗卷十六已收,
题:再用前韵。
?
苏轼·宋
楚人悲屈原,
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
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
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
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
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
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
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
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
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
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
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
所以持死节。
苏轼·宋
楚人汲汉水,
酿酒古宜城。
春风吹酒熟,
犹似汉江清。
耆旧何人在,
丘坟应已平。
惟余竹叶在,
留此千古情。
苏轼·宋
楚人少井饮,
地气常不泄。
蓄之为惠泉,
坌若有所折。
泉源本无情,
岂问浊与澈。
贪愚彼二水,
终古耻莫雪。
只应所处然,
遂使语异别。
泉傍地平衍,
泉上山嵽嵲。
君子慎所居,
此义安可缺。
古人贵言赠,
敢用况高节。
不为冬霜干,
肯畏夏日裂。
泠泠但不已,
海远要当彻。
苏轼·宋
晓日照江水,
游鱼似玉瓶。
谁言解缩项,
贪饵每遭烹。
杜老当年意,
临流忆孟生。
吾今又悲子,
辍筋涕纵横。
苏轼·宋
苍山古木书堂屿,
北出湘水百余步。
谁为往来亏世界,
至今人指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
后来那复知其趣。
不知我身今是否,
空记名称作堂住。
苏轼·宋
山头孤石远亭亭,
江转船回石似屏。
可怜千古长如昨,
船去船来自不停。
浩浩长江赴沧海,
纷纷过客似浮萍。
谁能坐待山月出,
照见寒影高伶俜。
苏轼·宋
流水随弦滑,
清风入指寒。
坐中有狂客,
莫近绣帘弹。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