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终日锁筠笼,
回头惜翠茸。
谁知声?
画?
画,
亦自意重重。
夜宿烟生浦,
朝鸣日上峰。
故巢何足恋,
鹰隼岂能容。
苏轼·宋
午夜胧胧淡月黄,
梦回犹有暗尘香。
纵横满地霜槐影,
寂寞莲灯半在亡。
苏轼·宋
山堂夜岑寂,
灯下看传灯。
不觉灯花落,
茶毗一个僧。
苏轼·宋
往岁追欢地,
寒窗梦不成。
笑谈惊半夜,
风雨暗长檠。
鸡唱山椒晓,
钟鸣霜外声。
只今那复见,
仿佛似三生。
苏轼·宋
汉家将军一丈佛,
诏赐天池八尺龙。
露布朝驰玉关塞,
捷书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
已觉谈笑无西戎。
牧臣不见天颜喜,
但惊草木放?
一作皆。
?
春容。
苏轼·宋
罗细无纹角浪平,
半丸犀璧浦云泓。
午窗睡起人初静,
时听西风拉瑟声。
苏轼·宋
居士无尘堪洗沐,
道人有句借宣扬。
窗间但见蝇钻纸,
门外唯闻佛放光。
遍界难藏真薄相,
一丝不挂且逢场。
却须重说圆通偈,
千眼熏笼是法王。
苏轼·宋
莫笑官居如传舍,
故应人世等浮云。
百年父老知谁在,
惟有双松识使君。
苏轼·宋
平生未省为人忙,
贫贱安闲气味长。
粗免趋时头似葆,
稍能忍事腹如囊。
简书见迫身今老,
樽酒闻呼首一昂。
欲挹天河聊自洗,
尘埃满面鬓眉黄。
苏轼·宋
黄楼南畔马台宫,
云月娟娟正点空。
欲共幽人洗笔砚,
要传流水入丝桐。
且随侍者寻西谷,
莫学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
一杯汤饼泼油葱。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