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同谁更倚闲窗绣,
落日红扉小院深。
东复西流分水岭,
恨兼愁续断弦琴。
苏轼·宋
寒信风飘霜叶黄,
冷灯残月照空床。
看君寄忆传文锦,
字字萦愁写断肠。
苏轼·宋
前堂画烛夜凝泪,
半夜清香荔惹裳。
烟锁竹枝寒宿鸟,
水沉天色霁横参。
苏轼·宋
蛾翠敛时闻燕语,
泪珠弹处见鸿归。
多情妾似风花乱,
薄幸郎如露草曦。
苏轼·宋
九日独何日,
欣然惬平生。
四时靡不佳,
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
栗里怀渊明。
鲜鲜霜菊艳,
溜溜糟床声。
闲居知令节,
乐事满余龄。
登高望云海,
醉觉三山倾。
长歌振履商,
起舞带索荣。
坎坷识天意,
淹留见人情。
但愿饱粳稌,
年年乐秋成。
苏轼·宋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
河决瓠子二十年。
钜野东倾淮泗满,
楚人恣食黄河鱣。
万里沙回封禅罢。
初遣越巫沉白马。
河公未许人力穷,
薪刍万计随流下。
吾君盛德如唐尧,
百神受职河神骄。
帝遣风师下约束,
北流夜起澶州桥。
东风吹冻收微渌,
神功不用淇园竹。
楚人种麦满河淤,
仰看浮槎栖古木。
苏轼·宋
孤舟转岩曲,
古寺出云坳。
岸迫鸟声合,
水平山影交。
堂虚泉漱玉,
砌静笋遗苞。
我为图名利,
无因此结茅。
苏轼·宋
楚乡春冷早梅天,
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
可无消息到侬边。
苏轼·宋
中州腊尽春犹浅,
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
丰肌弱骨不成妍。
苏轼·宋
病腹难堪七碗茶,
晓窗睡起日西斜。
贫无隙地栽桃李,
日日门前看卖花。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