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中州腊尽春犹浅,
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
丰肌弱骨不成妍。
苏轼·宋
窗前暗响鸣枯叶,
龙公试手初行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
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
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
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
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
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
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
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
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
白战不许持寸铁。
苏轼·宋
陌上山花无数开,
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
且更从教缓缓回。
苏轼·宋
陌上花开蝴蝶飞,
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
游女长歌缓缓归。
苏轼·宋
生前富贵草头露,
身後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
犹教缓缓妾还家。
苏轼·宋
龛灯明灭欲三更,
攲枕无人梦自惊。
深谷留风终夜响,
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
古寺空来看姓名。
欲向磻溪问姜叟,
仆夫屡报斗杓倾。
苏轼·宋
野老幽居处,
成吾一首诗。
桑枝碍行路,
瓜蔓网疏篱。
牧去牛将犊,
人来犬护儿。
生涯虽朴略,
气象自熙熙。
苏轼·宋
野水开冰出,
山云带雨行。
白鸥乘晓泛,
黄犊试春耕。
地僻民风古,
年丰米价平。
村居自潇洒,
况有读书声。
苏轼·宋
丞相祠堂下,
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
瑞露酌天浆。
烂紫垂先熟,
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
也到黑衣郎。
苏轼·宋
颓垣破础没柴荆,
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
落霞孤骛换新铭。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