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七尺顽躯走世尘,
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
何止容君数百人。
苏轼·宋
山翁不出山,
溪翁长在溪。
(前二令作二翁亭。
)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
上友麋鹿下凫鹥,
问翁何所乐,
三年不去烦推挤。
翁言此间亦有乐,
非丝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铁冠落,
溪女笑时银栉低。
我来观政问风谣,
皆云吠犬足生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
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
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
长尺许,
谓之蓬沓。
)
苏轼·宋
已外浮名更外身,
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
无限人间失箸人。
苏轼·宋
绛侯百万兵,
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
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
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
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従,
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
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
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
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
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
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
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
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
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
岁晚余苍桧。
苏轼·宋
百重堆案掣身闲,
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
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
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
起瞻云汉更茫然。
苏轼·宋
亭亭石塔东峰上,
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趁行脚,
龙作浪花供抚掌。
至今游人灌濯罢,
卧听空阶环玦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
莫作人间去来想。
苏轼·宋
我生孤癖本无邻,
老病年来益自珍。
肯对红裙辞白酒,
但愁新进笑陈人。
北山怨鹤休惊夜,
南亩巾车欲及春。
多谢清诗屡推毂,
犭希膏那解转方轮。
(来诗有云霄满轮之句。
)
苏轼·宋
乌府先生铁作肝,
霜风卷地不知寒。
犹嫌白发年前少,
故点红灯雪里看。
他日卜邻先有约,
待君投绂我休官。
如今且作华阳服,
醉唱侬家七返丹。
苏轼·宋
西来烟障塞空虚,
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
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
忆弟难凭犬寄书。
自笑迂疏皆此类,
区区犹欲理蝗馀。
霜风渐欲作重阳,
熠熠溪边野菊黄。
久废山行疲荦确,
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
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従此逝,
子来何处问行藏。
苏轼·宋
白简威犹凛,
青山兴已aa6。
鹤闲云作氅,
驼卧草埋峰。
跪履若可教,
卜邻应见容。
因公问回老,
何处定相逢。
太常斋未解,
不肯对纤穠。
只遣三千履,
来游十二峰。
林空答清唱,
潭净写衰容。
归去瑶台路,
还应月下逢。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