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郁郁苍梧海上山,
(东海郁州山,
云自苍梧浮来。
)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
欲弃妻孥守市阛。
雅志未成空自叹,
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
长恨双凫去莫攀。
(陈曾令乡邑。
)
苏轼·宋
高会日陪山简醉,
狂言屡发次公醒。
酒如人面天然白,
山向吾曹分外青。
江上飞云来北固,
槛前修竹忆南屏。
六朝兴废馀丘垅,
空使奸雄笑宁馨。
苏轼·宋
寒鸡知将晨,
饥鹤知夜半。
亦如老病客,
遇节常感叹。
光阴等敲石,
过眼不容玩。
亲友如抟沙,
放手还复散。
羁孤每自笑,
寂寞谁肯伴。
元达号神君,
(晋循吏乔智明,
字元达。
)高论森月旦。
纪明本贤将,
(段释之本将家。
)汩没事堆案。
欣然肯相顾,
夜阁灯火乱。
盘空愧不饱,
酒薄仅堪盥。
雍容许著帽,
不怪安石缓。
虽无窈窕人,
清唱弄珠贯。
幸有纵横舌,
说剑起慵懦。
二豪沉下位,
暗火埋湿炭。
岂似草玄人,
默默老儒馆。
行看富贵逼,
炙手借余暖。
应念苦思归,
登楼赋王粲。
苏轼·宋
尘容已似服辕驹,
野性犹同纵壑鱼。
出入岩峦千仞表,
较量筋力十年初。
虽无窈窕驱前马,
还有鸱夷挂后车。
莫笑吟诗淡生活,
当令阿买为君书。
苏轼·宋
闺庭兰玉照乡闾,
自昔虽贫乐有余。
岂独家人在中馈,
却因麟趾识关睢。
云軿忽已归仙府,
乔木依然拥旧庐。
忍把还乡千斛泪,
一时洒向老莱裾。
苏轼·宋
安石榴花开最迟,
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
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
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
垂柳阴阴昼掩扉。
苏轼·宋
雨折霜干不耐秋,
白花黄叶使人愁。
月明小艇湖边宿,
便是江南鹦鹉洲。
苏轼·宋
麦穗人许长,
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
忍使蝗虫发。
驱攘著令典,
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
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
筋力亦已竭。
苟无百篇诗,
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浍,
渐若决澥渤。
往来供十吏,
腕脱不容歇。
平生轻妄庸,
熟视笑魏勃。
爱君有逸气,
诗坛专斩伐。
民病何时休,
吏职不可越。
慎无及世事,
向空书咄咄。
苏轼·宋
金橙纵复里人知,
不见鲈鱼价自低。
须是松江烟雨里,
小船烧薤捣香齑。
苏轼·宋
春风小院初来时,
壁间惟见使君诗。
应问使君何处去,
凭花说与春风知。
年年岁岁何穷已,
花似今年人老矣。
去年崔护若重来,
前度刘郎在千里。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