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宋
潘郎晓踏河阳春,
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
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
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
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
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
空看人间画墨仙。
苏轼·宋
东晋巾车令,
西京执戟郎。
甘心向山水,
结发事文章。
故自轻千户,
何曾羡一囊。
才高鬼神恶,
骨朽姓名芳。
庾岭铭旌暗,
秦淮旧宅荒。
吾诗不用刻,
妙语有黄香。
(黄鲁直〔为庖民〕作哀词。
)
苏轼·宋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
横云却月争新奇。
游人指点小颦处,
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
肠断浮空远山色。
书生性命何足论,
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
谪向君家书砚中。
小窗虚幌相妩媚,
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
结习已空花不住。
试教天女为磨铅,
千偈澜翻无一语。
苏轼·宋
年来转觉此生浮,
又作三吴浪漫游。
忽见东平孟君子,
梦中相对说黄州。
湛湛清池五月寒,
小山无数碧巑岏。
aa29杉戢戢三千本,
且作凌云合抱看。
知君此去便归耕,
笑指孤舟一叶轻。
待向三茅乞灵雨,
半篙流水赠君行。
苏轼·宋
十年归梦寄西风,
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水,
童子能煎罂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
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
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
野花啼鸟亦欣然。
苏轼·宋
蒜山渡口挽归艎,
朱雀桥边看道装。
供帐已应烦百两,
击鲜毋久溷诸郎。
问禅时到长干寺,
载酒闲过绿野堂。
此味只忧儿辈觉,
逢人休道北窗凉。
苏轼·宋
南迁欲举力田科,
三径初成乐事多。
岂意残年踏朝市,
有如疲马畏陵坡。
羡君同甲心方壮,
笑我无聊鬓已皤。
何日西湖寻旧赏,
淡烟疏雨暗渔蓑。
苏轼·宋
可怜堂堂十八公,
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
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
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
网虫不见乘鸾子。
苏轼·宋
下马逢佳客,
携壶傍小池。
清风乱荷叶,
细雨出鱼儿。
井好能冰齿,
茶甘不上眉。
归途更萧瑟,
真个解催诗。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