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可怜堂堂十八公,
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
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
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
网虫不见乘鸾子。
苏轼·宋
何逊扬州又几年,
官梅诗兴故依然。
何人可复间季孟,
与子不妨中圣贤。
卜筑君方淮上郡,
归心我已剑南川。
此身正似蚕将老,
更尽春光一再眠。
苏轼·宋
君家兄弟真连璧,
门十朱轮家万石。
竹使犹分刺史符,
尚方行赐尚书舄。
前年持节发仓廪,
到处卖刀收茧栗。
归来闭口不论功,
却走渡江谁复惜。
君才不用如涧松,
我老得全犹社栎。
青衫莫厌百僚底,
白首上有千薪积。
忆昔江湖一钓舟,
无数云山供点笔。
未应便障西风扇,
只恐先移北山檄。
凭君寄谢江南叟,
念我空见长安日。
浮江氵斥蜀有成言,
江水在此吾不食。
苏轼·宋
平明已报百吏散,
半日来陪二子闲。
立鹊低昂烟雨里,
行人出没树林间。
苏轼·宋
羡君飘荡一虚舟,
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
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真聊尔,
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従范蠡,
种鱼万尾橘千头。
苏轼·宋
早知身寄一沤中,
晚节尤惊落木风。
(近闻莘老、公择皆逝,
故有此句。
)昨梦已论三世事,
岁寒犹喜五人同。
(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
今皆健。
)雨余北固山围座,
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
更将老眼犯尘红。
苏轼·宋
奇逸多闻老敬通,
何人慷慨解怜翁。
十年簿领催衰白,
一笑江山发醉红。
闻道赋诗临北固,
未应举扇向西风。
叩头莫唤无家客,
归扫岷峨一亩宫。
苏轼·宋
清风肃肃摇窗扉,
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
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
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
为问鹤骨何缘肥。
苏轼·宋
溪山雪月两佳哉,
宾主谈锋夜转雷。
犹言不见戴安道,
为问适従何处来。
苏轼·宋
扰扰万生同大块,
枪榆不羡培风背。
青丘已吞云梦芥,
黄河复缭天门带。
长讥韩子隘且陋,
一饱鲸鱼何足脍。
东坡也是可怜人,
披抉泥沙收细碎。
逝将归修八节滩,
又欲往钓七里濑。
正似此鱼逃网中,
未与造物游数外。
且将新句调二子,
湖上秋高风月会。
为君更唤木肠儿,
却扣两舷歌小海。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