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北距飞狐信未通,
夜来缚到稿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
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
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
未问豺狼问此翁。
苏轼·宋
无事此静坐,
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
便是百四十。
黄金几时成,
白发日夜出。
开眼三千秋,
速如驹过隙。
是故东坡老,
贵汝一念息。
时来登此轩,
目送过海席。
家山归未能,
题诗寄屋壁。
苏轼·宋
当年双桧是双音,
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两苍龙。
苏轼·宋
江上樯竿一百尺,
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
遥指樯竿笑杀侬。
苏轼·宋
落帆重到古铜官,
长是江风阻往还。
要似谪仙回舞袖,
千年醉拂五松山。
苏轼·宋
南北檐楹照绿波,
濯缨洗耳不须多。
天空月满宜登眺,
看取青铜两处磨。
苏轼·宋
少年过了未衰颜,
正在悲欢季孟间。
细雨溟蒙湖上寺,
东风摇荡酒中山。
千金用尽终须老,
百计寻思不似闲。
醉里下楼知早晚,
喧喧扶路笑歌还。
苏轼·宋
香山居士留遗迹,
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璧,
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
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
天涯流落泪横斜。
苏轼·宋
塘上钩帘对晚香,
不知斜日已侵床。
江妃自惜凌波□,
长在高荷扇影凉。
苏轼·宋
山中举头望日边,
长安不见空云烟。
归来长安望山上,
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
惟有马埒编金泉。
渥洼故自千里足,
要饱风雪轻山川。
屈居华屋啖枣脯,
十年俯仰龙旗前。
却因瘦病出奇骨,
盐车之厄宁非天。
风流文采磨不尽,
水墨自与诗争妍。
画山何必山中人,
田歌自古非知田。
郑虔三绝君有二,
笔势挽回三百年。
欲将岩谷乱窈窕,
眉峰修嫮夸连娟。
人间何有春一梦,
此身将老蚕三眠。
山中幽绝不可久,
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长在眼,
非君好我当谁缘。
愿君终不忘在莒,
乐时更赋囚山篇。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