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粲粲五色羽,
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
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
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
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
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
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
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
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
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
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
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
何必此怀都。
苏轼·宋
帝息此壤,
以藩幽台。
有神司之,
随取而培。
帝敕下民,
无敢或开。
惟帝不言,
以雷以雨。
惟民知之,
幸帝之怒。
帝茫不知,
谁敢以告。
帝怒不常,
下土是震。
使民前知,
是役於民。
无是坟者,
谁取谁干。
惟其的之,
是以射之。
苏轼·宋
江干高居坚关扃,
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交隔,
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
击剑赓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
乾锅更戛甘瓜羹。
苏轼·宋
岁暮自急景,
我闲方缓觞。
欢饮西湖晚,
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
意行无涧冈。
久知荠麦青,
稍喜榆柳黄。
盎盎春欲动,
潋潋夜未央。
水天鸥鹭静,
月露松桧香。
抚景方晼晚,
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
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
君材亦珪璋。
此会不可再,
此叹不可忘。
苏轼·宋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令尹,
直和根拨送春来。
苏轼·宋
湖上秋风聚萤苑,
门前春浪散花洲。
苏轼·宋
为君栽向南堂下,
记取他年著子时。
酸酽不堪调众口,
使君风味好攒眉。
苏轼·宋
墨月黳云脱太清,
海风吹上笔头轻。
琐窗冷透芙蓉碧,
定有新明到九成。
苏轼·宋
虚飘飘,
画檐蛛结网,
银汉鹊成桥。
尘渍雨桐叶,
霜飞风柳条。
露凝残点见红日,
星曳余光横碧霄。
虚飘飘,
比浮名利犹坚牢。
苏轼·宋
臣闻帝武造周,
已兆兴王之迹;
日符祚汉,
实开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
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诞弥之庆,
集於建丑之正。
瑞玉旅庭,
爰讲比邻之好;
虎臣在泮,
复通西域之琛。
式燕示慈,
与人均福。
恭惟皇帝陛下,
睿思冠古,
浚哲自天。
焕乎有文,
日讲六经之训;述而不作,
思齐累圣之仁。
夷夏宅心,
神人协德。
卜年七百,
方过历以承天;有臣三千,
咸一心而戴后。
彤庭振万,
玉座传觞。
诵干戈载戢之诗,
作君臣相悦之乐。
斯民何幸,
白首太平。
臣猥以微生,
亲逢盛日。
始庆猗兰之会,
愿赓击壤之音。
下采民言,
上陈口号。
凛凛重瞳日月新,
四方惊喜识天人。
共知若木初升旦,
且种蟠桃莫计春。
请吏黑山归属国,
给扶黄发拜严宸。
紫皇应在红云里,
试问清都侍从臣。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