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人日滞留江上村,
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
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
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
已觉春工漏一元。
苏轼·宋
东邻多白杨,
夜作雨声急。
窗下独无眠,
秋虫见灯入。
苏轼·宋
似闻高隐在前村,
坐膝扶床戏子孙。
自赏春光携桂酒,
喜逢晴色款柴门。
屏间带日金人活,
头上迎风彩胜翻。
蓬鬓扶疏吾老矣,
岂能旧貌改新元。
苏轼·宋
昔我先君子,
仁孝行於家。
家有五亩园,
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
巢*可俯拏。
忆我与诸儿,
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
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
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
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
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
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
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
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
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
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
古语良非夸。
君看彼酷吏,
所至号鬼车。
苏轼·宋
十载游名山,
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
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
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
陷阱损积威。
遂恐生死隔,
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
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
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
八部犹光辉。
愿从二圣往,
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
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
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
岁晚将焉归。
苏轼·宋
湖上移鱼子,
初生不畏人。
自从识钩饵,
欲见更无因。
苏轼·宋
老守厌簿书,
先生罢函丈。
风流魏晋间,
谈笑义皇上。
河洪忽已过,
水色绿可酿。
君无轻此乐,
此乐清且放。
苏轼·宋
老禅趺坐处,
疏竹翠泠泠。
秀色分邻舍,
清阴覆佛经。
萧萧日暮雨,
曳履绕方庭。
苏轼·宋
步来禅榻畔,
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
茶烟竹下孤。
乘闲携画卷,
习静对香罏。
到此忽终日,
浮生一事无。
苏轼·宋
杂花狼藉占春余,
芍药开时扫地无。
两寺妆成宝璎珞,
一枝争看玉盘盂。
佳名会作新翻曲,
绝品难逢旧画图。
从此定知年谷熟,
姑山亲见雪肌肤。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