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才高多感激,
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
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
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
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
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
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
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
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
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
一笑惊尘寰。
苏轼·宋
江陵昔相遇,
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
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
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
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
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喜愠,
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
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
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
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
归耕当及辰。
苏轼·宋
东君意浅著寒梅,
千朵深红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七,
不论时节遣花开。
苏轼·宋
春风欲动北风微,
归雁亭边送雁归。
蜀客南游家最远,
吴山寒尽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乱,
五马来时宾従非。
惟有道人应不忘,
抱琴无语立斜晖。
苏轼·宋
屋上山禽苦唤人,
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
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
试呼稚子整冠巾。
曲栏幽榭终寒窘,
一看郊原浩荡春。
苏轼·宋
山鸡舞破半岩云,
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
枉教明月殉佳人。
苏轼·宋
南郭子綦初丧我,
西来达摩尚求心。
此堂不说有清浊,
游客自观随浅深。
两岁频为山水役,
一溪长照雪霜侵。
纷纷无补竟何事,
惭愧高人闭户吟。
苏轼·宋
初惊鹤瘦不可识,
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
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
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
葛洪川畔待秋深。
苏轼·宋
羞归应为负花期,
已是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
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
金缕犹歌空折枝。
従此年年定相见,
欲师老圃问樊迟。
莫负黄花九日期,
人生穷达可无时。
十年且就三都赋,
万户终轻千首诗。
天静伤鸿犹戢翼,
月明惊鹊未安枝。
君看六月河无水,
万斛龙骧到自迟。
苏轼·宋
言游高峰塔,
蓐食治野装。
火云秋未衰,
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
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
久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
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
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磬音,
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有无,
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
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
但指穴藜床。
心知不复来,
欲归更仿徨。
赠别留匹布,
今岁天早霜。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