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搅辔金房道,
崎岖难具陈。
浮岚常作雨,
冷气不知春。
少见宽平路,
多逢臃肿民。
欲知何处远,
巫峡是西邻。
苏轼·宋
摩诘本词客,
亦自名画师。
平生出入辋川上,
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
水声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咏皆自见,
飘然不作世俗辞。
高情不尽落缣素,
连山绝涧开重帷。
百年流落存一二,
锦囊玉轴酬不赀。
谁令食肉贵公子,
不觉祖父驱熊罴。
细毡净几读文史,
落笔璀灿传新诗。
青山长江岂君事,
一挥水墨光淋漓。
手中五尺小横卷,
天末万里分毫厘。
谪官南出止均颍,
此心通达无不之。
归来缠裹任纨绮,
天马性在终难羁。
人言摩诘是初世,
欲从顾老痴不痴。
桓公崔公不可与,
但可与我宽衰迟。
苏轼·宋
楼上新诗二百篇,
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隐,
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
归来碧瓦自生烟。
灵犀美璞无人识,
蔚蔚空惊草木妍。
苏轼·宋
南轩前头两佳木,
先生抚翫常不足。
尤爱薰风五月初,
白银花开光照屋。
苏轼·宋
斯人定何人,
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
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
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
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
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
相见如龚隗。
苏轼·宋
一轩高为黄花设,
富拟人间万石君。
佳本尽从方外得,
异香多在月中闻。
引泉北涧分清露,
开迳南山破白云。
此意欲为知者道,
陶翁犹自未离群。
苏轼·宋
龙根为脯玉为浆,
下界寒醅亦漫尝。
一纸鹅经逸少醉,
他年鹏赋谪仙狂。
金丹自足留衰鬓,
苦泪何须点别肠。
吴越旧邦遗泽在,
定应符竹付诸郎。
苏轼·宋
十年栽种百年规,
好德无人助我仪。
县令若同仓庾氏,
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
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
殷勤记取角弓诗。
苏轼·宋
南行度关山,
沙水清练练。
行人已愁绝,
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
仿佛吴姬面。
暗香随我去,
回首惊千片。
至今开画图,
老眼凄欲泫。
幽怀不可写,
归梦君家倩。
苏轼·宋
三径萦回草树蒙,
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
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
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
飞入南山第几重。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