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投扇昔年笑温峤,
握刀晚岁战刘郎。
不须戚戚如冯衍,
便与时时说李阳。
苏轼·宋
登岭势巍巍,
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
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
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
千古指人迷。
苏轼·宋
闻说神仙郭恕先,
醉中狂笔势澜翻。
百年寥落何人在,
只有华亭李景元。
苏轼·宋
三界无所住,
一台聊自宁。
尘劳付白骨,
寂照起黄庭。
残磬风中袅,
孤灯雪后青。
须防童子戏,
投瓦犯清泠。
苏轼·宋
谱牒推关右,
风流出靖恭。
时情任险陂,
家法故雍容。
南去河千顷,
?
大水中相别。
?
余惟酒一钟。
更谁哀老子,
令得放疏慵。
苏轼·宋
秋霜春雨不同时,
万里今従海外归。
已出网罗毛羽在,
却寻云迹帖天飞。
苏轼·宋
何妨红粉唱迎仙,
来伴山僧到处禅。
陆地生花安足怪,
而今更有火中莲。
苏轼·宋
新居未换一根椽,
只有杨梅不值钱。
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不是老婆禅。
苏轼·宋
石眼杯泉举世无,
要知杯度是凡夫。
可怜狡狯维摩老,
戏取江湖入钵盂。
苏轼·宋
金钱石竹道傍秋,
翠带红裙马上讴。
无限小儿齐拍手,
山公又作习池游。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