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壁立孤峰倚砚长,
共疑沉水得顽苍。
欲随楚客纫兰佩,
谁信吴儿是木肠。
山下曾逢化松石,
玉中还有辟邪香。
早知百和俱灰烬,
未信人言弱胜强。
苏轼·宋
.庚辰八月二十八日,
刘几仲饯饮东坡。
中觞闻笙箫声,
杳杳若在云霄间,
抑扬往返,
粗中音节。
徐而察之,
则出于双瓶,
水火相得,
自然吟啸,
盖食顷乃已。
坐客惊叹得未曾有,
请作《瓶笙诗》记之。
孤松吟风细泠泠,
独茧长缫女娲笙。
陋哉石鼎逢弥明,
蚯蚓窍作苍蝇声。
瓶中宫商自相赓,
昭文无亏亦无成。
东坡醉熟呼不醒,
但云作劳吾耳鸣。
苏轼·宋
鹤骨霜髯心已灰,
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
曾见南迁几个回。
苏轼·宋
暂著南冠不到头,
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
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
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
乘兴真为玉局游。
苏轼·宋
枫林翠壁楚江边,
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
剑南樵叟为施丹。
苏轼·宋
黄童三尺世无双,
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
平生崛强今心降。
我来喜共阿戎语,
应敌纵横如急雨。
生子还如孙仲谋,
豚犬谩多何足数。
黄家小儿名拾得,
眉如长松眼如漆。
只今数岁已动人,
老人留眼看他日。
笑君老蚌生明珠,
自笑此物吾家无。
君当置酒我当贺,
有儿传业更何须。
苏轼·宋
渺渺疏林集晚鸦,
孤村烟火梵王家。
幽人自种千头橘,
远客来寻百结花。
浮石已干霜后水,
焦坑闲试雨前茶。
只疑归梦西南去,
翠竹江村绕白沙。
苏轼·宋
我居青空里,
君隐黄埃中。
声形不相吊,
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
访君开素怀。
天杯饮清露,
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
度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
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
共蹑金鳌头。
绛宫楼阙百千仞,
霞衣谁与云烟浮。
苏轼·宋
先主反刘璋,
兵意颇不义。
孔明古豪杰,
何乃为此事。
刘璋固庸主,
谁为死不二。
严子独何贤,
谈笑傲碪几。
国亡君已执,
嗟子死谁为。
何人刻山石,
使我空涕泪。
吁嗟断头将,
千古为病悸。
苏轼·宋
清风来无边,
明月翳复吐。
?
自?
松声满虚空,
竹影侵半户。
?
迈?
暗枝有惊鹊,
坏壁鸣饥鼠。
?
自?
露叶耿高梧,
风萤落空庑。
?
迈?
微凉感团扇,
古意歌白纻。
?
自?
乐哉今夕游,
复此陪杖屦。
?
迈?
传家诗律细,
已自过宗武。
短诗膝上成,
聊以慰怀祖。
?
自?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