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庄周昔贷粟,
犹欲舂脱之。
鲁公亦乞米,
炊煮尚不辞。
渊明端乞食,
亦不避嗟来。
呜呼天下士,
死生寄一杯。
斗水何所直,
远汲苦姜诗。
幸有余薪米,
养此老不才。
至味久不坏,
可为子孙贻。
苏轼·宋
我击藤床君唱歌,
明年六十奈君何。
醉颠只要装风景,
莫向人前自洗磨。
苏轼·宋
一新柱石壮严闉,
更值西风落帽辰。
不用游从夸燕子,
直将气焰压波神。
山川尚遶当时国,
城郭犹飘广陌尘。
谁凭阑干赏风月,
使君留意在斯民。
苏轼·宋
松柏萧萧满故丘,
知君怀抱尚悲秋。
算来九九无多日,
唱着三三忆旧游。
皓月徘徊应许共,
清诗妙绝不容酬。
梅花社燕难相并,
莫为吴娘暗泪流。
苏轼·宋
直视无前气吐虹,
五湖三岛在胸中。
相逢莫怪不相揖,
只见山僧不见公。
苏轼·宋
道合何妨过虎溪,
高山流水是相知。
与君一别无多日,
梦到琅然夜榻时。
苏轼·宋
万人歌舞乐芳辰,
长养恩深第四春。
令下风雷常有信,
时来草木岂知仁。
璇玑已正三阶泰,
玉琯初知九奏均。
更欲年年同此乐,
故应相继得元臣。
苏轼·宋
一更山吐月,
玉塔卧微澜。
正似西湖上,
涌金门外看。
冰轮横海阔,
香雾入楼寒。
停鞭且莫上,
照我一杯残。
苏轼·宋
一杯罗浮春,
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
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
清啸闻月夕。
聊戏庵中人,
空飞本无迹。
苏轼·宋
四更山吐月,
皎皎为谁明。
幽人赴我约,
坐待玉绳横。
野桥多断板,
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
梦中游化城。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