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
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
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
我思君处君思我。
苏轼·宋
满院桃花,
尽是刘郎未见。
于中更、一枝纤软。
仙家日月,
笑人间春晚。
浓睡起,
惊飞乱红千片。
密意难传,
羞容易变。
平白地、为伊肠断。
问君终日,
怎安排心眼。
须信道,
司空自来见惯。
苏轼·宋
今岁花时深院,
尽日东风,
荡扬茶烟。
但有绿苔芳草,
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
长廊古寺,
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
天香染袂,
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
残红无处,
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
一枝何事,
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
清商不暇余妍。
不如留取,
十分春态,
付与明年。
苏轼·宋
白发苍颜,
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
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
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
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
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
要书裙带。
苏轼·宋
别驾来时,
灯火荧煌无数。
向青琐、隙中偷覰。
元来便是,
共采鸾仙侣。
方见了,
管须低声说与。
百子流苏,
千枝宝炬。
人间有、洞房烟雾。
春来何事,
故抛人别处。
坐望断,
楼中远山归路。
苏轼·宋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苏轼·宋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
西兴浦口,
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
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
正暮山好处,
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
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
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
不应回首,
为我沾衣。
(正暮 一作:正春)
苏轼·宋
风师挟帝令,
号呼肆徂征。
云师畏推逐,
蓄意不敢争。
雨师旷厥官,
所苟朝夕生。
帝眷一夕回,
旱议旦暮行。
翻然沛膏泽,
夜半来无声。
青秧发广亩,
白水涵孤城。
苏轼·宋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尊前 通:樽)
苏轼·宋
自古相从休务日,
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
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
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
见鹤忽惊心。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