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宋
吾虽不善书,
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
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
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
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
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
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
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
力薄愁官笥。
(ss〗官箭十二把,
吾能十一把箭耳。
)多好竟无成,
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
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
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
众中强嵬?
我。
钟张忽已远,
此语与时左。
苏轼·宋
客居远林薄,
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
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
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
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
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
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裳,
时劳问无有。
苏轼·宋
湖上青山翠作堆,
葱葱郁郁气佳哉。
笙歌丛里抽身出,
云水光中洗眼来。
白足赤髭迎我笑,
拒霜黄菊为谁开。
明年桑苎煎茶处,
忆著衰翁首重回。
苏轼·宋
闭门不复出,
兹焉若将终。
萧然环堵间,
乃复有为戎。
我师柱下史,
久以雌守雄。
金刀虽云利,
未闻能斫风。
世人欲困我,
我已长安穷。
穷甚当辟谷,
徐观百年中。
苏轼·宋
酒尽君可起,
我歌已三终。
由来竹林人,
不数涛与戎。
有酒从孟公,
慎勿从扬雄。
崎岖颂沙麓,
尘埃污西风。
昔我未尝达,
今者亦安穷。
穷达不到处,
我在阿堵中。
苏轼·宋
有客叩我门,
击马门前柳。
庭空鸟雀散,
门闭客立久。
主人枕书卧,
梦我平生友。
忽闻剥啄声,
惊散一杯酒。
倒裳起谢客,
梦觉两愧负。
坐谈杂今古,
不答颜愈厚。
问我何处来,
我来无何有。
苏轼·宋
萧萧发垂素,
晡日迫西隅。
道人闵我老,
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
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余,
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
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
物我皆如如。
苏轼·宋
客去室幽幽,
服鸟来座隅。
引吭伸两翅,
太息意不舒。
吾生如寄耳,
何者为吾庐。
去此复何之,
少安与汝居。
夜中闻长啸,
月露荒榛芜。
无问亦无答,
吉凶两何如。
苏轼·宋
夜梦披发翁,
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
闯然疑我堂。
高论何峥嵘,
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
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
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
奇姿揖昂扬。
衰罢百无用,
渐以圆斲方。
隐约就所安,
老退还自伤。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