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少年好远游,
荡志隘八荒。
九夷为藩篱,
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
何足期渺茫。
稍喜海南州,
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
何异嵩与邙。
飞泉泻万仞,
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
膏泽弥此方。
芋魁倘可饱,
无肉亦奚伤。
苏轼·宋
冯冼古烈妇,
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
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
一心无磷缁。
锦繖平积乱,
犀渠破余疑。
庙貌空复存,
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
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
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
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
歌此送迎诗。
苏轼·宋
佛法行中原,
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
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
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
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
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
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
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
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
勤诵我此诗。
苏轼·宋
沉香作庭燎,
甲煎粉相和。
岂若炷微火,
萦烟嫋清歌。
贪人无饥饱,
胡椒亦求多。
朱刘两狂子,
陨坠如风花。
本欲竭泽渔,
奈此明年何。
苏轼·宋
杜门人笑我,
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万,
咫尺陋九州。
此观一日成,
衮衮通法流。
竿木常自随,
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发年,
青牛去西周。
不遇关尹喜,
履迹谁能求。
苏轼·宋
忧来感人心,
悒悒久未和。
呼儿具浊酒,
酒酣起长歌。
歌罢还独舞,
黍麦力诚多。
忧长酒易消,
脱去如风花。
不悟万法空,
子如此心何。
苏轼·宋
鸡窠养鹤发,
及与唐人游。
来孙亦垂白,
颇识李崖州。
再逢卢与丁,
阅世真东流。
斯人今在亡,
未遽掩一丘。
我师吴季子,
守节到晚周。
一见春秋末,
渺焉不可求。
苏轼·宋
城南有荒池,
琐细谁复采。
幽姿小芙蕖,
香色独未改。
欲为中州信,
浩荡绝云海。
遥知玉井莲,
落蕊不相待。
攀跻及少壮,
已失那容悔。
苏轼·宋
海康杂蛮蜑,
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
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
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
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
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
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
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
袒裼知恶寒。
苏轼·宋
耡田种紫芝,
有根未堪采。
逡巡岁月度,
太息毛发改。
晨朝玉露下,
滴沥投沧海。
须芽忽长茂,
枝叶行可待。
夜烧沉水香,
持戒勿中悔。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