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争开不待叶,
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监,
惊鱼水溅桥。
苏轼·宋
黎山有幽子,
形槁神独完。
负薪入城市,
笑我儒衣冠。
生不闻诗书,
岂知有孔颜。
翛然独往来,
荣辱未易关。
日暮鸟兽散,
家在孤云端。
问答了不通,
叹息指屡弹。
似言君贵人,
草莽栖龙鸾。
遗我古贝布,
海风今岁寒。
苏轼·宋
天将铲隋乱,
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
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
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
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
鲁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
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
搏取若提孩。
手持扫天帚,
六合如尘埃。
艰难济大业,
一一非常才。
维时六骥足,
绩与英术陪。
功成锵八鸾,
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
古石埋苍苔。
苏轼·宋
朝发鼓阗阗,
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
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
蛮江清更鲜。
奔腾过佛脚,
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
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
久立水潺潺。
?
是日期乡僧宗一,
会别钓鱼台下。
?
苏轼·宋
霜余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
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
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宋
今日天始霜,
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
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
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
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
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
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
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
赋诗岂不如。
苏轼·宋
稚川虽独善,
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
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
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
千载食此言。
苏轼·宋
渊明虽中寿,
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
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
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
异世为三游。
苏轼·宋
子政洵奇逸,
妙算穷阴阳。
淮南枕中诀,
养炼岁月长。
岂伊臭浊中,
争此顷刻光。
安知青藜火,
丈人非中黄。
苏轼·宋
二山在咫尺,
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
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
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
束縕分寸烛。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