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远客来自南,
游尘昏岘首。
过关无百步,
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
千载意有偶。
所忧谁复知,
嗟我生苦后。
团团山上桧,
岁岁阅榆柳。
大才固已殊,
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
倏忽星过溜。
贤愚未及分,
来者当自剖。
苏轼·宋
烟火动村落,
晨光尚熹微。
田园处处好,
渊明胡不归。
苏轼·宋
舟人苦炎热,
宿此乔木湾。
清月未及上,
黑云如颓山。
苏轼·宋
我行无疾徐,
轻楫信溶漾。
船留村市闹,
闸发寒波涨。
苏轼·宋
颍水非汉水,
亦作蒲萄绿。
恨无襄阳儿,
令唱铜鞮曲。
苏轼·宋
万窍号地籁,
冲风散天池。
喧豗瞬息间,
还挂斗与箕。
苏轼·宋
我诗虽云拙,
心平声韵和。
年来烦恼尽,
古井无由波。
苏轼·宋
梦破山骨冷,
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虚堂,
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
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
万象觉情悄。
簪履事朝谒,
神魂飞窅渺。
龛灯蚌珠剖,
炉穗玉绳袅。
浮念恍已消,
真庭谅非杳。
须臾霁霞起,
赫奕射林表。
高树引凉蝉,
深枝啅栖鸟。
二虫彼何为,
逐动自纷扰。
悠悠天宇内,
岂复论大小。
覆盎舞醯鸡,
浓昏恣飞绕。
定知达观士,
方寸常了了。
世无陶靖节,
此乐知者少。
苏轼·宋
东方云海空复空,
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
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
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
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
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
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
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
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
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
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
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
相与变灭随东风。
苏轼·宋
长明灯下石栏干,
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
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
羞对先生苜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
明年开後更谁看。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