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冰盘未荐含酸子,
雪岭先看耐冻枝。
应笑春风木芍药,
丰肌弱骨要人医。
苏轼·宋
寒雀喧喧冻不飞,
遶林空啅未开枝。
多情好与风流伴,
不到双双燕语时。
苏轼·宋
鲛绡剪碎玉簪轻,
檀晕妆成雪月明。
肯伴老人春一醉,
悬知欲落更多情。
苏轼·宋
霜降红梨熟,
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
长见助春冰。
苏轼·宋
未易尧舜德,
何须数舜功。
小心仍致孝,
余事及平戎。
典礼从周旧,
官仪与汉隆。
谁知本无作,
千古自承风。
苏轼·宋
缟裙练帨玉川家,
肝胆清新冷不邪。
穠李争春犹办此,
更教踏雪看梅花。
苏轼·宋
龙亦恋故居,
百年尚来去。
至今雨雹夜,
殿闇风缠雾。
而我弃乡国,
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
筑室安迟暮。
又恐太幽独,
岁晚霜入屦。
同游得李生,
仄足随蹇步。
孔明不自爱,
临老起三顾。
吾归便却扫,
谁踏门前路。
苏轼·宋
接统真千岁,
膺期止一章。
周南稍留滞,
宣室遂凄凉。
病马空嘶枥,
枯葵已泫霜。
余生卧江海,
归梦泣嵩邙。
苏轼·宋
一枝风物便清和,
看尽千林未觉多。
结习已空从著袂,
不须天女问云何。
苏轼·宋
天教桃李作舆台,
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纳,
国香和雨入青苔。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