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白发思家万里回,
小轩临水为花开。
故应剩作诗千首,
知是多情得得来。
苏轼·宋
春入西湖到处花,
裙腰芳草抱山斜。
盈盈解佩临烟浦,
脉脉当垆傍酒家。
苏轼·宋
人去残英满酒樽,
不堪细雨湿黄昏。
夜寒那得穿花蝶,
知是风流楚客魂。
苏轼·宋
莫向霜晨怨未开,
白头朝夕自相催。
斩新一朵含风露,
恰似西厢待月来。
苏轼·宋
洗尽铅华见雪肌,
要将真色斗生枝。
檀心已作龙涎吐,
玉颊何劳獭髓医。
苏轼·宋
湖面初惊片片飞,
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会得春风意,
怕见梅黄雨细时。
苏轼·宋
长恨漫天柳絮轻,
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
未解无私造物情。
苏轼·宋
北客南来岂是家,
醉看参月半横斜。
他年欲识吴姬面,
秉烛三更对此花。
苏轼·宋
公子眼花乱发,
老夫鼻观先通。
领巾飘下瑞香风。
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
蓬莱殿后鞓红。
此花清绝更纤秾。
把酒何人心动。
苏轼·宋
上人学苦空,
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
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
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
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
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
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
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
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
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
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
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
此语当更请。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