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竹篱茅屋趁溪斜,
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
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濛濛鸡犬声,
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
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
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
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
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
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
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
方念平生马少游。
苏轼·宋
上人学苦空,
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
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
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
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
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
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
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
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
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
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
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
此语当更请。
苏轼·宋
古汴从西来,
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
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
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
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
朱栏照飞*。
可怜洪上石,
谁听月中声。
苏轼·宋
仙山灵雨湿行云,
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
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
従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宋
父老何自来,
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
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
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
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
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
去亦非吾功。
苏轼·宋
前年过南京,
麦老樱桃熟。
今来旧游处,
樱麦半黄绿。
岁月如宿昔,
人事几反覆。
青衫老从事,
从稳生髀肉。
联翩阅三守,
迎送如转毂。
归耕何时决,
田舍我已卜。
苏轼·宋
卜田向何许,
石佛山南路。
下有尔家川,
千畦种粳稌。
山泉宅龙蜃,
平地走膏乳。
异时亩一金,
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
卖剑买近具。
故山岂不怀,
废宅生蒿穭。
便恐桐乡人,
长祠仲卿墓。
苏轼·宋
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
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宋
与世不相入,
膝琴聊自欢。
风光归笑傲,
云物寄游观。
言话审无倦,
心怀良独安。
东皋清有趣,
植杖日盘桓。
苏轼·宋
涉世恨形役,
告休成老夫。
良欣就归路,
不复向迷途。
去去径犹菊,
行行田欲芜。
情亲有还往,
清酒引樽壶。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