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巡城已困尘埃眯,
执扑仍遭虮虱缘。
欲脱布衫携素手,
试开病眼点黄连。
苏轼·宋
斜日照孤隙,
始知空有尘。
微风动众窍,
谁信我忘身。
一笑问儿子,
与汝定何亲。
从我来海南,
幽绝无四邻。
耿耿如缺月,
独与长庚晨。
此道固应尔,
不当怨尤人。
苏轼·宋
晁子拙生事,
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
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
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
可使食无肉。
苏轼·宋
故山不可到,
飞梦隔五岭。
真游有黄庭,
闭目寓两景。
室空无可照,
火灭膏自冷。
披衣起视夜,
海阔河汉永。
西窗半明月,
散乱梧楸影。
良辰不可系,
逝水无留骋。
我苗期後枯,
持此一念静。
苏轼·宋
真人有妙观,
俗子多妄量。
区区劝粒食,
此岂知子房。
我非徒跣相,
终老怀未央。
兔死缚淮阴,
狗功指平阳。
哀哉亦何羞,
世路皆羊肠。
苏轼·宋
相如偶一官,
嗤鄙蜀父老。
不记犊鼻时,
涤器混佣保。
著书曾几何,
渴肺灰土燥。
琴台有遗魄,
笑我归不早。
作书遗故人,
皎皎我怀抱。
余生幸无愧,
可与君平道。
苏轼·宋
博大古真人,
老聃关尹喜。
独立万物表,
长生乃余事。
稚川差可近,
倘有接物意。
我顷登罗浮,
物色恐相值。
徘徊朱明洞,
沙水自清驶。
满把菖蒲根,
叹息复弃置。
苏轼·宋
孟德黠老狐,
奸言嗾鸿豫。
哀哉丧乱世,
枭鸾各腾翥。
逝者知几人,
文举独不去。
天方斲汉室,
岂计一郗虑。
昆虫正相啮,
乃比蔺相如。
我知公所坐,
大名难久住。
细德方险微,
岂有容公处。
既往不可悔,
庶为来者惧。
苏轼·宋
南荣晚闻道,
未肯化庚桑。
陶顽铸强犷,
枉费尘与糠。
越子古成之,
韩生教休粮。
参同得灵钥,
九锁启伯阳。
鹅城见诸孙,
贫苦我为伤。
空余焦先室,
不传元化方。
遗像似李白,
一奠临江觞。
苏轼·宋
蓝乔近得道,
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
不践长安陌。
尔来宁复见,
鸟道度太白。
昔与吴远游,
同藏一瓢窄。
潮阳隔云海,
岁晚倘见客。
伐薪供养火,
看作栖凤宅。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