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我昔登朐山,
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
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
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
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
不怨道里长。
苏轼·宋
申、韩本自圣,
陋古不复稽。
巨君纵独欲,
借经作岩崖。
遂令青衿子,
珠璧人人怀。
凿齿井蛙耳,
信谓天可弥。
大道久分裂,
破碎日愈离。
我如终不言,
谁悟角与羁。
吾琴岂得已,
昭氏有成亏
苏轼·宋
余龄难把玩,
妙解寄笔端。
常恐抱永叹,
不及丘明迁。
亲友复劝我,
放心饯华颠。
虚名非我有,
至味知谁餐。
思我无所思,
安能观诸缘。
已矣复何叹,
旧说易两篇。
苏轼·宋
雪里开花却是迟,
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
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
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妖桃杏,
数点微酸已著枝。
苏轼·宋
幽人自恨探春迟,
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
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
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
竹间璀璨出斜枝。
苏轼·宋
非无伯鸾志,
独有子云悲。
恨子非天合,
犹能使我思。
儿曹莫凄恸,
老眼欲枯萎。
会哭皆豪杰,
谁为感旧诗。
苏轼·宋
龙困尝鱼服,
羊儇或虎蒙。
匆匆成鬼录,
愦愦到天公。
偶落藩墙上,
同游羿彀中。
回看十年事,
黄叶卷秋风。
苏轼·宋
二年相伴影随身,
踏遍江湖草木春。
擿石旧痕犹在眼,
闭门高节欲生鳞。
畏途自卫真无敌,
捷径争先却累人。
远寄知公不嫌重,
笔端犹自斡千钧。
苏轼·宋
何年白竹千钧弩,
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
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
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
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攲苍石拥岩窦,
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
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
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
满腹雷霆瘖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
倒卷黄河作飞雨。
嗟我岂乐斗两雄,
有事径须烦一怒。
苏轼·宋
琱刻春何力,
欣荣物自知。
发生虽有象,
覆载本无私。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