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卷帘聊举目,
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
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
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
往来江树前。
李白·唐
别来几春未还家,
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
开缄使
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
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
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
为我吹行云
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
落花寂寂委青苔。
李白·唐
十五入汉宫,
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
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
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
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
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
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
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
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
悲心夜忡忡。
李白·唐
长剑一杯酒,
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
托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
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
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
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
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
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力,
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
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
肠断听秋砧。
李白·唐
九日茱萸熟,
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
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
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
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
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
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
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
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
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
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
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
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
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
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
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
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
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
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
应过戏马台。
李白·唐
何处夜行好,
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
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
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
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
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
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
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
肠断正西看。
李白·唐
夜宿峰顶寺。
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李白·唐
何处闻秋声,
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
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
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
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
羞访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
一往不可复。
野情转萧洒,
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
田家酒应熟。
李白·唐
恻恻泣路歧。
哀哀悲素丝。
路歧有南北。
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
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
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
交道方险口。
【山戏】
斗酒强然诺。
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
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
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
勤问何所规。
李白·唐
翡翠黄金缕,
绣成歌舞衣。
若无云间月,
谁可比光辉。
秀色一如此,
多为众女讥。
君恩移昔爱,
失宠秋风归。
愁苦不窥邻,
泣上流黄机。
天寒素手冷,
夜长烛复微。
十日不满匹,
鬓蓬乱若丝。
犹是可怜人,
容华世中稀。
向君发皓齿,
顾我莫相违。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