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唐
四海重然诺,
吾尝闻白眉。
秦城游侠客,
相得半酣时。
孟浩然·唐
川暗夕阳尽,
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
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
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
人物是秦馀。
孟浩然·唐
拂衣何处去,
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
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
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
游鱼思旧潭。
孟浩然·唐
才有幕中士,
宁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
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
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
感激赠夫君。
孟浩然·唐
水亭凉气多,
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
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
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
烟光奈夕何。
孟浩然·唐
甲第开金穴,
荣期乐自多。
枥嘶支遁马,
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
花邀载酒过。
山公来取醉,
时唱接
罒離歌。
孟浩然·唐
欣逢柏台友,
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
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
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
同欢在法筵。
孟浩然·唐
府僚能枉驾,
家酝复新开。
落日池上酌,
清风松下来。
厨人具鸡黍,
稚子摘杨梅。
谁道山公醉,
犹能骑马回。
孟浩然·唐
二月湖水清,
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
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
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
歌妓莫停声。
孟浩然·唐
山公能饮酒,
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
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
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
馀尊惜解酲。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