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岁落众芳歇,
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
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
李白·唐
刳木出吴楚,
危槎百馀尺。
疾风吹片帆,
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
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
愁见江水碧。
李白·唐
昔在南阳城,
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
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
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
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
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
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
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
长扫狐兔窟。
李白·唐
世路今太行,
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
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
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
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
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
荣名在麟阁。
李白·唐
百丈素崖裂,
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
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
如潈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
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
曾青泽古苔。
幽缄倘相传,
何必向天台。
李白·唐
紫藤挂云木,
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
香风留美人。
李白·唐
西国有美女。
结楼青云端。
蛾眉艳晓月。
一笑倾城欢。
高节不可夺。
炯心如凝丹。
常恐彩色晚。
不为人所观。
安得配君子。
共乘双飞鸾。
李白·唐
三鸟别王母。
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
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
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
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
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
皎皎为谁多。
李白·唐
金陵城东谁家子,
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
随人直渡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
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
携手林泉处处行。
李白·唐
木落识岁秋,
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
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
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
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
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
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
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
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
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
何事空摧残。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