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石笋如卓笔,
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
与之书青天。
李白·唐
从戎向边北,
远行辞密亲。
借问阴山侯,
还知塞上人。
李白·唐
柳色黄金嫩,
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
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
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
飞燕在昭阳。
李白·唐
殷後乱天纪。
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
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
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
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
此意与谁论。
李白·唐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李白·唐
尝闻秦帝女,
传得凤凰声。
是日逢仙子,
当时别有情。
人吹彩箫去,
天借绿云迎。
曲在身不返,
空馀弄玉名。
李白·唐
鸟衔野田草,
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
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
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
各自有枯荣。
李白·唐
昔别黄鹤楼,
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
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
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
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
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
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
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
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
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
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
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
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
永与海鸥群。
李白·唐
携妓东土山,
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
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
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
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
此亦一时,
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李白·唐
绣衣柱史何昂藏,
铁冠白笔横秋霜。
三军论事多引纳,
阶前虎士罗干将。
虽无二十五老者,
且有一翁钱少阳。
眉如松雪齐四皓,
调笑可以安储皇。
君能礼此最下士,
九州拭目瞻清光。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