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孔雀东飞何处栖,
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
城乌独宿夜空啼。
李白·唐
长绳难系日,
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
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
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
後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
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
未若醉中真。
李白·唐
我似鹧鸪鸟,
南迁懒北飞。
时寻汉阳令,
取醉月中归。
李白·唐
寒冬十二月。
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啄。
【口卓】
自有云霄万里高。
李白·唐
昔游三峡见巫山,
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
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
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
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
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
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
疑入嵩丘梦彩云。
李白·唐
红罗袖里分明见,
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
腕前推下水晶珠。
李白·唐
令弟佐宣城,
赠余琴谿鹤。
谓言天涯雪,
忽向窗前落。
白玉为毛衣,
黄金不肯博。
背风振六翮,
对舞临山阁。
顾我如有情,
长鸣似相托。
何当驾此物,
与尔腾寥廓。
李白·唐
惜彼落日暮,
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
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
曲尽长松声。
李白·唐
婵娟罗浮月,
摇艳桂水云。
美人竟独往,
而我安得群。
一朝语笑隔,
万里欢情分。
沉吟彩霞没,
梦寐群芳歇。
归鸿渡三湘,
游子在百粤。
边尘染衣剑,
白日凋华发。
春风变楚关,
秋声落吴山。
草木结悲绪,
风沙凄苦颜。
朅来已永久,
颓思如循环。
飘飘限江裔,
想像空留滞。
离忧每醉心,
别泪徒盈袂。
坐愁青天末,
出望黄云蔽。
目极何悠悠,
梅花南岭头。
空长灭征鸟,
水阔无还舟。
宝剑终难托,
金囊非易求。
归来倘有问,
桂树山之幽。
李白·唐
小姑织白纻,
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
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
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
贞心比古松。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