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天师化去知何在,
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
满山秋叶岂能神。
真人已不死,
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
满树写天书。
苏轼·宋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东坡生日也。
置酒赤壁矶下,
踞高峰,
俯鹊巢。
酒酣,
笛声起于江上。
客有郭、石二生,
颇知音,
谓坡曰:“笛声有新意,
非俗工也。
”使人问之,
则进士李委,
闻坡生日,
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
呼之使前,
则青巾紫裘要笛而已。
既奏新曲,
又快作数弄,
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一幅,
曰:“吾无求于公,
得一绝句足矣。
”坡笑而従之。
山头孤鹤向南飞,
载我南游到九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
可怜时复犯龟兹。
苏轼·宋
此身无用且东来,
赖有江山慰不才。
旧尹未嫌衰废久,
清尊犹许再三开。
满城遗爱知谁继,
极目扁舟挽不回。
归去青云还记否,
交游胜绝古城隈。
苏轼·宋
八月渡长湖,
萧条万象疏。
?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
秋风片帆急,
暮蔼?
一本作雨?
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
康时术已?
术,
一作业。
?
虚。
岷峨家万里,
投老得归无。
苏轼·宋
夕阳飞絮乱平芜,
万里春前一酒壶。
铁化双鱼沉远素,
剑分二岭隔中区。
花曾识面香仍好,
鸟不知名声自呼。
梦想平生消未尽,
满林烟月到西湖。
苏轼·宋
流落江湖万里归,
相逢自慰已差池。
初闻好句惊人倒,
悔过东庭识面迟。
握手宁知无贺监,
结交谁复许袁丝。
塞鸿正欲摩天去,
垂老追攀岂可期。
苏轼·宋
花开酒美盍不归,
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
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
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
秦人不笑楚人讥。
苏轼·宋
青春不觉老朱颜,
强半销磨簿领间。
愁客倦吟花以酒,
佳人休唱日衔山。
共知寒食明朝过,
且赴僧窗半日闲。
命驾吕安邀不至,
浴沂曾点暮方还。
苏轼·宋
不学孙吴与六韬,
敢将驽马并英豪。
望穷海表天还远,
倾尽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琐琐,
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
引手东来一钓鳌。
苏轼·宋
孤灯照影夜漫漫,
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
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
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従来兴不浅,
向隅谁有满堂欢。
斋居卧病禁烟前,
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
新春风物为谁妍。
青衫公子家千里,
白首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
已教呼取散花天。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