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曈曈晓日上三竿,
客向东风竞倚栏。
穿竹鸟声惊步武,
入檐花影落杯盘。
勿嫌步月临玄圃,
冷笑乘槎向海滩。
胜概直应吟不尽,
凭君寄与画图看。
苏轼·宋
道士令严难继和,
僧伽帽小却空回。
隔篱不唤邻翁饮,
抱瓮须防吏部来。
?
道士令,
悦神乐中所谓离而复合者。
杜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
苏轼·宋
蓬瀛宫阙隔埃氛,
帝乐天香似许闻。
瓦弄寒蟾鸳卧月,
楼生晴霭凤盘云。
共谁交臂论今古,
只有闲心对此君。
大隐本来无境界,
北山猿鹤谩移文。
苏轼·宋
一杯连坐两髯棋,
数片深红入座飞。
十分潋滟君休诉,
且看桃花好面皮。
?
唐人诗云:未有桃花面皮,
先作杏子眼孔。
?
野饮花间百物无,
杖头惟挂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著水,
更觅君家为甚酥。
苏轼·宋
瓮间毕卓防偷酒,
壁後匡衡不点灯。
待凿平江百尺井,
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
次律宁非过去僧。
他日莫寻王粲宅,
梦中来往本何曾。
苏轼·宋
穷途不择友,
过眼如乱云。
余子谁复数,
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
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
相追两沄沄。
老去各休息,
造化嗟长勤。
佳哉此令节,
不惜与子分。
何以娱我客,
游鱼在清濆。
水师三百指,
铁网欲掩群。
获多虽一快,
买放尤可欣。
此乐真不朽,
明年我归耘。
苏轼·宋
寂寞东京月旦州,
德星无复缀珠旒。
莫嗟平兴空神物,
尚有西斋接胜流。
春梦屡寻湖十顷,
家书新报橘千头。
雪堂亦有思归曲,
为谢平生马少游。
苏轼·宋
森森画戟拥朱轮,
坐咏梁公觉有神。
白傅闲游空诵句,
拾遗穷老敢论亲。
东海莫怀疏受意,
西风幸免庚公尘。
为公过岭传新唱,
催发寒梅一信春。
苏轼·宋
苗而不秀岂其天,
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
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
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
夜灯勤礼塔中仙。
苏轼·宋
载酒无人过子云,
掩关昼卧客书裙。
歌喉不共听珠贯,
醉面何因作缬纹。
僧侣且陪香火社,
诗坛欲敛鹳鹅军。
凭君遍遶湖边寺,
涨绿晴来已十分。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