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霭霭君诗似岭云,
从来不许醉红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
惟见轻桡破浪纹。
颇忆呼卢袁彦道,
难邀骂座灌将军。
晚风落日元无主,
不惜清凉与子分。
苏轼·宋
终南太白横翠微,
自我不见心南飞。
行穿古县并山麓,
野水清滑溪鱼肥。
须臾渡溪踏乱石,
山光渐近行人稀。
穷探愈好去愈锐,
意未满足枵如饥。
忽闻奔泉响巨碓,
隐隐百步摇窗扉。
跳波溅沫不可响,
散为白雾纷霏霏。
醉中相与弃拘束,
顾劝二子解带围。
褰裳试入插两足,
飞浪激起冲人衣。
君看麋鹿隐丰草,
岂羡玉勒黄金鞿。
人生何以易此乐,
天下谁肯从我归。
苏轼·宋
楚地阔无边,
苍茫万顷连。
耕牛未尝汗,
投种去如捐。
农事谁当劝,
民愚亦可怜。
平生事游惰,
那得怨凶年。
苏轼·宋
南方旧战国,
惨澹意犹存。
慷慨因刘表,
凄凉为屈原。
废城犹带井,
古姓聚成村。
亦解观形胜,
升平不敢论。
苏轼·宋
朱槛城东角,
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
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
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
扰扰见鱼虾。
苏轼·宋
沙头烟漠漠,
来往厌喧卑。
野市分獐闹,
官船过渡迟。
游人多问卜,
伧叟尽携龟。
日暮江天静,
无人唱楚辞。
苏轼·宋
残腊多风雪,
荆人重岁时。
客心何草草,
里巷自嬉嬉。
爆竹惊邻鬼,
驱傩聚小儿。
故人应念我,
相望各天涯。
苏轼·宋
太守王夫子,
山东老俊髦。
壮年闻猛烈,
白首见雄豪。
食雁君应厌,
驱车我正劳。
中书有安石,
慎勿赋离骚。
苏轼·宋
江水深成窟,
潜鱼大似犀。
赤鳞如琥珀,
老枕胜玻璃。
上客举雕俎,
佳人摇翠篦。
登庖更作器,
何以免屠刲。
苏轼·宋
门外橘花犹的皪,
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
卷帘攲枕卧看山。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