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春江渌涨蒲萄醅,
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
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
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
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
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
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
石臼杯饮无樽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
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
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
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
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
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
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
往和万壑松风哀。
苏轼·宋
周诗记荼苦,
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
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
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
更乞茶子蓺。
饥寒未知免,
已作太饱计。
庶将通有无,
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
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呵叱,
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
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
空记桃花裔。
苏轼·宋
莲子劈开须见臆,
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
一饭何曾忘却时。
苏轼·宋
天上麒麟岂混尘,
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
更有偷啼暗别人。
苏轼·宋
九陌凄风战齿牙,
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
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
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
冰下寒鱼渐可叉。
苏轼·宋
五言七言正儿戏,
三行两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
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
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
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
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冢,
聊尔作戏悦我神。
苏轼·宋
夜梦嬉游童子如,
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坒春秋余,
今乃初及桓庄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
起坐有如挂钓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
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
仕不顾刘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
易韦三绝犹然仙。
如我当以犀革编。
苏轼·宋
短竹萧萧倚北墙,
斩茅披棘见幽芳。
使君尚许分池绿,
邻舍何妨借树凉。
亦有杏花充窈窕,
更烦莺舌奏铿锵。
身闲酒美谁来劝,
坐看花光照水光。
苏轼·宋
三年辄去岂无乡,
种树穿池亦漫忙。
暂赏不须心汲汲,
再来惟恐鬓苍苍。
应成庚信吟枯柳,
谁记山公醉夕阳。
去后莫忧人剪伐,
西邻幸许庇甘棠。
苏轼·宋
君方扫雪收松子,
我已开榛得茯苓。
为问何如插杨柳,
明年飞絮作浮萍。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