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宋
海上涛头一线来,
楼前相顾雪成堆。
従今潮上君须上,
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
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
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
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
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
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
角巾欹侧鬓如蓬。
苏轼·宋
楼下谁家烧夜香,
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
拜月无人见晚妆。
苏轼·宋
沙河灯火照山红,
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
角巾敧侧鬓如蓬。
苏轼·宋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苏轼·宋
青山断处塔层层,
隔岸人家唤欲*。
江上秋风晚来急,
为传钟鼓到西兴。
苏轼·宋
従来直道不辜身,
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
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
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
画船鼍鼓莫违民。
草长江南莺乱飞,
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
燕入华堂怪未归。
世上功名何日是,
樽前点检几人非。
去年柳絮飞时节,
记得金笼放雪衣。
(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
)浮玉山头日日风,
(即金山也。
)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
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
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
寄与江边北向鸿。
国艳夭娆酒半酣,
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
谁见森森晓态严。
谷雨共惊无几日,
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
一片辞枝可得粘。
惠泉山下土如濡,
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
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
俗俭真堪着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
经营身计一生迂。
苏轼·宋
我梦扁舟浮震泽。
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
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
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
觉来清赏,
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
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
沣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
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
莫摇新唱,
谁谓古今隔。
苏轼·宋
煌煌帝王都,
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
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
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
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
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
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
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
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
慎勿嗟岁晚。
荒园无数亩,
草木动成林。
春阳一已敷,
妍丑各自矜。
蒲萄虽满架,
困倒不能任。
可怜病石榴,
花如破红襟。
葵花虽粲粲,
蒂浅不胜簪。
丛蓼晚可喜,
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
此理等废兴。
飘零不自由,
盛亦非汝能。
江湖不可到,
移植苦勤劬。
安得双野鸭,
飞来成画图。
种柏待其成,
柏成人亦老。
不如种丛篲,
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
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
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
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
生意常草草。
萱草虽微花,
孤秀自能拔。
亭亭乱叶中,
一一芳心插。
牵牛独何畏,
诘曲自牙蘖。
走寻荆与榛,
如有宿昔约。
南斋读书处,
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
岁岁坏篱落。
芦笋初似竹,
稍开叶如蒲。
方春节抱甲,
渐老根生须。
不爱当夏绿,
爱此及秋枯。
黄叶倒风雨,
白花摇。
行乐惜芳晨,
秋风常苦早。
谁知念离别,
喜见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
茎叶飒已槁。
宦游归无时,
身若马系早。
悲鸣念千里,
耿耿志空抱。
多忧竟何为,
使汝玄发缟。
官舍有丛竹,
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
上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
插棘护中庭。
远砌忽坟裂,
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
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
卧听窗风泠。
芎藭生蜀道,
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
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径满,
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
可以资筐篮。
秋节忽已老,
苦寒非所堪。
劚根取其实,
对此微物惭。
自我来关辅,
南山得再游。
山中亦何有,
草木媚深幽。
菖蒲人不识,
生此乱石沟。
山高霜雪苦,
苗叶不得抽。
下有千岁根,
蹙缩如蟠虬。
长为鬼神守,
德薄安敢偷。
我归自南山,
山翠犹在目。
心随白云去,
梦绕山之麓。
汝従何方来,
笑齿粲如玉。
探怀出新诗,
秀语夺山绿。
觉来已茫昧,
但记说秋菊。
有如采樵子,
入洞听琴筑。
归来写遗声,
犹胜人间曲。
(八月十一日夜宿府学,
方和此诗,
梦与弟游南山,
出诗数十篇,
梦中甚爱之。
乃觉唯记一句云蟋蟀悲秋菊。
)野菊生秋涧,
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
唯有暗蛩悲。
花开涧水上,
花落涧水湄。
菊衰蛩亦蛰,
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
秋风咏江篱。
落英不满掬,
何以慰朝饥。
苏轼·宋
萱草虽微花,
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
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
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
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
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
岁岁坏篱落。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