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长养恩深动植均,
只忧贪吏尚残民。
外廷已拜枭羹赐,
应助吾君去不仁。
苏轼·宋
夜拥笙歌霅水滨,
回头乐事总成尘。
今年送汝作太守,
到处逢君是主人。
聚散细思都是梦,
身名渐觉两非亲。
相从继烛何须问,
蝙蝠飞时日正晨。
苏轼·宋
落第汝为中酒味,
吟诗我作忍饥声。
便思绝粒真无策,
苦说归田似不情。
腰下牛闲方解佩,
洲中奴长足为生。
大弨一弛何缘彀,
已觉翻翻不受檠。
苏轼·宋
心衰面改瘦峥嵘,
相见惟应识旧声。
永夜思家在何处,
残年知汝远来情。
畏人默坐成痴钝,
问旧惊呼半死生。
梦断酒醒山雨绝,
笑看饥鼠上灯檠。
苏轼·宋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
翩然欲下还飞去。
苏轼·宋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宋
马上续残梦,
不知朝日开。
乱山横翠幛,
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邮吏,
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
聊亦记吾曾。
苏轼·宋
橐泉在城东,
墓在城中无百步。
乃知昔未有此城,
秦人以泉识公墓。
昔公生不诛孟明,
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乃知三子徇公意,
亦如齐之二子従田横。
古人感一饭,
尚能杀其身。
今人不复见此等,
乃以所见疑古人。
古人不可望,
今人益可伤。
苏轼·宋
故人适千里,
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
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
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
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
西舍彘亦肥。
且为一日欢,
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
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
还君老与衰。
苏轼·宋
晃荡平川尽,
坡陀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
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
临风却立惊。
原田浩如海,
衮衮尽东倾。
仙游潭五首。
(潭上有寺三。
二在潭北,
循黑水而上为东路,
至南寺。
渡黑水西里余,
従马北上为西路,
至北寺。
东路险,
不可骑马,
而西路隔潭,
潭水深不可测,
上以一木为桥,
不敢过。
故南寺有塔,
望之可爱而终不能到。
)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